川楝子是楝科植物川楝(Melia toosendan Sieb.et Zucc.)的干燥成熟果实,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,微有光泽,别名金铃子、川楝实、楝实等,是我国沿用已久的理气药和驱虫药。其主要产于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,尤以四川的川楝子质量最为上乘。
川楝子性寒味苦且有小毒,归肝、小肠、膀胱经,擅于疏肝泻热、行气止痛及杀虫,用于肝郁化火、胸胁、脘腹胀痛,疝气疼痛及虫积腹痛等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川楝子具有驱虫、抗菌、抗炎、抗癌、利胆、抗乳腺增生等功效。
川楝子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,如川楝素 (Toosendanin),其次是紫罗兰酮型倍半萜的糖苷类化合物。此外,川楝子中还含有挥发油、黄酮、脂肪酸、酚酸和多糖等化合物。
1975 年,钟炽昌等从川楝的树皮中提取、分离出了川楝素,并通过化学降解和光谱分析初步确定了川楝素的化学结构。1980 年,舒国欣等通过分析川楝素的层析特性,结合标记法测定其放化纯度,证实了川楝素有 2 个互变异构体,从而对川楝素的结构式进行了修正,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。
目前认为川楝素是川楝子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及毒性成分,其具有驱虫、抗癌、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。202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将川楝素作为评价川楝子质量的唯一指标。诗丹德可提供川楝素对照品助力药典川楝子药材质量控制,欢迎询单。
CAS号: 58812-37-6
分子式: C30H38O11
分子量: 574.62
HPLC≥98%